代市长 高中会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“十二五”时期发展成就和2015年主要工作
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全市上下奋力拼搏,埋头苦干,全面完成了“十二五”规划的目标任务。
——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。到“十二五”期末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15亿元,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长64.5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1亿元,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长120.5%。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.67亿元,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8.84亿元,分别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长64.8%和76.3%。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350元、12400元,分别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长80%和81.5%。
——现代农业跨上新台阶。整合涉农资金40亿元,加强了高标准农田改造、堤防除险加固、农防林保护更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。高标准农田发展到200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35.6%。全程农机化实现300万亩,农机总动力172.4万千瓦,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1%。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到4862家,家庭农场达到490个,流转土地262万亩,占耕地总面积的44.8%。园艺特产业发展到90万亩,牧业小区发展到806个。粮食产量达到70亿斤阶段性水平,成功晋升为全国21个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。
——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。“两区”基础设施日益完善,承载能力显着增强。总投资48.63亿元的泰国正大肉鸡产业化项目、总投资50亿元的通用航空机场项目、总投资11亿元的帝斯曼医药中间体项目相继建成投产,初步形成了玉米化工、生物制药、畜禽加工、白酒酿造、新型建材、机械铸造六大主导产业。全口径工业企业达到2110户,规模以上工业67户,外埠企业135家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66亿元,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长45.6%。引进内资194.35亿元,引进外资35675万美元,分别是“十一五”期末的2.7倍和2.6倍,第二产业比重调整到26.8%,提高了2.5个百分点。
——现代服务业取得长足进步。现代物流、金融保险、旅游休闲等服务业快速发展,专业化、规模化、品牌化水平大幅提升。中心街、华昌广场、365生活馆“三大商圈”繁荣活跃,建材批发、农机销售等专业市场辐射增强,电子商务、信息产业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。各类市场主体35912户,是“十一五”期末的2.8倍。民营企业27451户,是“十一五”期末的1.4倍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8亿元,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长97.7%。
——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。多渠道筹措资金,依法推进城市建设。新城区1.28平方公里启动区初具规模,城市建成区拓展到32.5平方公里。改造棚户区150万平方米,实施“暖房子”244万平方米,城乡房地产开发559万平方米,精品小区、高层建筑亮点纷呈,供水、供热、供气设施配套完善。智慧城市试点稳步推进,城市管理不断规范,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显着提高。市区路网通透顺畅,公交服务方便快捷。乡村道路村村通达到100%,屯屯通达到85%。小城镇设施不断完善,城乡面貌焕然一新,城市品位显着提升。
——发展成果普惠于民。实施幸福榆树建设计划439项,完成民生实事60件。累计开发就业岗位39143个,新增就业33872人,失业登记率控制在4%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应保尽保,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。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7.7%,大病报销比例提高到65%。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,弱势群体生活得到保障。义务教育实现初步均衡,计生县乡一体化改革深入开展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覆盖城乡,群众就医成本明显下降。平安榆树建设成效显着,整个社会保持和谐稳定。
我市连续十二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,连续十年跻身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,连续两年获得最具幸福感城市,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、绿色宜居城市、农业标准化示范市、群众体育先进市、文化先进市、中国民间艺术之乡,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、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、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、全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市。“十二五”时期的发展成就,为我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,积蓄了能量。
2015年,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,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,沉着应对、克难奋进、合力攻关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。
一是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。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19个,新增规模经营47万亩。建设高产示范田30万亩,农机农艺示范点30个。引进墨西哥先进种植技术,全面落实深松深翻、保护性耕作、测土配方施肥等增产措施。飞机航化作业70万亩,病虫害实现统防统治。克服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,粮食总产达到85.4亿斤。
新建了秀水强排站,维修了延青拦河坝,提高了农田灌排能力。清收林地7.4万亩,更新农防林3060亩。农田电网不断升级,覆盖面进一步扩大。土地确权整市推进,宅基地确权有序开展。
以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为契机,加强榆树大米品牌宣传,全力打造吉林大米标志性品牌。在海口和长春举办推介会,在海口设立直营店,产品打入北京等17个省市600多家超市。
“三品一标”产地认证达到147万亩,温室、大棚等保护地发展到6.5万亩,产值实现35亿元。推进了动物无口蹄疫区建设,牧业小区提档晋级46个,牧业产值实现78亿元。
加强了农村环境专项整治,在34个项目村修建了水泥路、健身广场等设施,柴草垛进屯、垃圾乱堆等问题得到治理。改造危房1100户,美化绿化村屯15个。创建省级生态村3个、长春市级生态村17个,人居环境明显改观。
二是项目建设取得成效。抓住央企进吉林等契机,借助各类会展平台,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。中德环保垃圾发电、中节能生物质循环利用等项目正式签约。
华泽集团投资10亿元的金六福白酒项目正式投产,中国北方酒业文化传承基地正式揭牌,沱牌舍得酒业白酒基地建设项目正式落地。投资17亿元的正大食品加工厂主体建成,投资2.4亿元的饲料厂主体车间、附属用房等工程已经完工,10个肉鸡养殖场交付使用,4个正在调试设备,累计出栏肉鸡3480万只。通用航空机场航管培训楼等设施全面建成,购置直升机4架,开展航化作业130万亩。
实施了工业企业入规升级行动,对重点增量企业落实市级领导包保,加大了对企业的帮扶力度,积极破解融资难题,新增入规升级企业35户。
全市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5个,总投资429.3亿元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1亿元,增长15.27%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5亿元,增长3.4%;增加值48.1亿元,增长20.1%。引进内资50亿元、外资8700万美元,分别增长17%和10.5%。
三是商贸服务业多元发展。全面推行“五证合一”制度,降低企业准入门槛,推动了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活动深入开展,新增市场主体6350个,延和天丰米业、青岳草艺编织等5个商标被评为长春市着名商标。
现代物流快速发展。八达货港物流集散中心基础设施全面建成,吉龙再生资源产业园投入运营。正德物流、新立物流科技产业园等项目正式启动。新兴业态不断涌现。沃夫特农资等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到15家,电子商务试点覆盖20个乡镇、200家农家店。城乡市场繁荣活跃。隆兴农机大市场、五棵树农产品批发等专业市场辐射增强,市场体系逐步完善。
融资渠道不断拓宽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748万元,帮助企业融资7亿元。榆树农商行在域外发起设立10家村镇银行,贷款余额达到53亿元,实现税收1.1亿元。
旅游产业扎实推进。编制了全市旅游业总体规划,推进了五棵树滨江旅游区、老干江湿地和花园山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,花园山被评为省级森林公园,榆树钱酒业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。
全市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1037亿元,增长7.6%。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778亿元,增长10.5%;增加值实现151亿元,增长10.7%;从业人员29.2万人,增长3.4%。
四是城乡建设统筹推进。认真贯彻落实棚户区改造政策,依法推进房屋征收。改造棚户区21.12万平方米,回迁2012户,其中异地安置1013户。新建棚改区域道路18条,维修榆三公路等街路12条。新增公交线路3条,市区街路公交服务实现全覆盖。
加强了城区二次供水改造,撤并旧供水泵站75座,新建改建泵站9座,二次供水质量全面提高。撤并小锅炉房4座,安装集中供热锅炉2台,新增供热80万平方米,集中供热率达到85%。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户,新建小区全部实现天然气入户。
老垃圾场封场工程、再生水厂建设工程全面完工,新城区16.8公顷的水系景观带基础工程全面推进。加强了市区环境综合整治,中心街、南北出口等周边环境得到治理,露天烧烤、占道经营明显减少,交通秩序不断规范,美化绿化水平不断提高。
维修榆江公路25公里,建成屯屯通水泥路300公里,新建改建桥梁28座,养护农村道路700公里。五棵树镇成为省级扩权强镇试点,弓棚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。
五是民生保障切实增强。幸福榆树建设计划20项80件任务全面完成,12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。开发就业岗位8560个,新增就业7226人、再就业3122人。创业成功658人,带动就业2756人。
新增养老保险10365人、医疗保险3428人。新建了市福利中心,启动了光荣院异地新建工程,安置退伍兵59人。新农合和城镇居民的大病保险分别增加到42种和60种,报销比例不断提高。发放低保金9900万元,发放优抚金4124万元。
教育事业稳步发展。投资1.18亿元,新建校舍2.8万平方米。规范了办学行为,大班额、非法住宿班得到治理,校园安全不断强化。补充教师369人,加强了数字校园建设,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。
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。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,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。新建村卫生室120个,所有村卫生室达到省级标准,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。
投资1790万元,建成村级文体广场134个,全民阅读、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,文学艺术活动丰富多彩,《榆树二人转》和《榆树东北大鼓》结集出版。广播电视节目不断创新,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切实增强。
六是社会治理不断强化。网格化治理进一步完善,基层矛盾调解成功率达96%,社区矫正实现动态监管。建成长春市首家特困农民法律援助站,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屯。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全面推进,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普遍增强。
落实了责任清单制度。清理审批事项188项,审批时限缩短到4.89天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,行政行为得到规范,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。
建立了靠前处理、依法处置、合力联处的工作机制,形成信访维稳新格局。全面落实隐患排查、领导包案、责任追究、市长(局长)接待日制度,信访总量不断下降。市长公开电话反馈率和满意率居长春地区前列。
扎实开展安全生产“春季行动”、“夏季攻坚”和“秋冬会战”,强化了特种设备和消防领域的安全监管,713项安全隐患全部整改。完善了食品药品追溯体系,加强了食品药品监管,我市被评为省级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示范市。
严厉打击“黑拐枪”、“黄赌毒”等刑事犯罪,命案全部告破,110警情、火灾发生率大幅下降。社区防控、街路防控、夜巡防控实现无缝对接,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办理人大议案30件、政协提案96件,密切了同民主党派及工、青、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,营造了团结一心、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此外,审计、物价、档案、机关事务、民族宗教、侨务外事、武装征兵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。
各位代表,“十二五”时期,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时期。五年来,经济保持快速增长,综合实力显着增强,城乡建设成就喜人,群众生活明显改善,社会环境和谐安定。五年来的发展成就,为我市新一轮振兴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,为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提供了强大动力。
这些成绩的取得,是市委统揽全局、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和市政协有效监督、大力支持的结果,是广大干部群众务实拼搏、埋头苦干的结果。在这里,我代表市政府,向辛勤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,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人民团体和老领导、老同志,向驻榆部队、武警官兵、公安民警和驻榆单位,以及关心支持榆树发展的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,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。受市场因素和国家税收政策调整等影响,财政增收的压力不断加大,农业提质增效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,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难度增大,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推进,幸福榆树建设与群众的期待还有距离,等等。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,重点加以解决。
二、“十三五”时期的发展思路、目标和任务
“十三五”时期,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时期,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。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,我们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,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,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。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,充分认清经济发展的新形态、新特征,坚定信心,抢抓机遇,乘势而上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,不断谱写榆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。
根据国家、省和长春市有关会议精神,按照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的部署,“十三五”时期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: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围绕深化改革,立足转型创新,着眼改善民生,以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,深入实施“一个中心、五大基地”战略,建设“五大园区”,加快“五大发展”,坚持“四城并进”,推动农业现代化、特色工业化、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,全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,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。
到“十三五”期末:
——县域综合实力整体增强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75亿元,年均增长6.7%。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6.1亿元,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12.1亿元,年均增长6.6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49亿元,年均增长11.3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3亿元,年均增长11%。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7780元、18990元,年均增长7.5%和8.9%。
—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现代农业全面发展,农业效益稳步提升。工业总量进一步壮大,工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30%以上。商贸物流、电子商务融合发展,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——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形成规模。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。城镇化稳步推进,信息化广泛应用,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,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区域中心城市形成“榆树-五棵树”双核一带格局。
——民生保障能力显着提升。就业规模不断扩大,居民收入普遍增长,住房条件明显改善,教育、医疗、计生、社会保障等问题进一步解决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,实现富民和强市的有机统一。
——基层社会治理务实创新。简政放权深入推进,政务服务全面优化,审批时效不断提高。民主法制更加健全,安全生产保障切实增强,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。
——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。资源保护力度加大,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控制,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。黑土地、地下水得到保护,污染物减排和环境治理不断加强。河流综合治理全面实施,生态环境持续恢复。
实现上述目标,我们要全面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破解发展难题,厚植发展优势。必须坚持“一个中心、五大基地”发展战略,把握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,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必须坚持创新发展,加快完善创新体系,提高创新发展能力。必须坚持协调发展,增强薄弱领域发展后劲,构建城乡一体发展格局。必须坚持绿色发展,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美丽榆树,改善自然生态环境。必须坚持开放发展,抢抓国家“一带一路”、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机遇,加快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。必须坚持共享发展,增加民生福祉,使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三、全力抓好2016年工作,实现“十三五”发展的良好开局
2016年,我们要瞄准富民强市目标,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,坚持稳中求进,推进转型创新,全面深化改革,促进幸福榆树建设再上新台阶。
主要预期目标是: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45亿元,增长7.2%。全口径财政收入、地方级财政收入分别达到12.28亿元、9.3亿元,均增长5.2%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43亿元,增长12%。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0800元、13500元,分别增长7.5%和8.9%。围绕上述任务目标,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:
(一)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,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
大力推广科技增产措施。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,进一步发挥对全市农业的示范引领作用。建设高标准水田示范区30万亩,落实测土配方施肥400万亩,航化作业100万亩。优化农机装备结构,新增大型机械3000台(套),全程农机化作业达到350万亩,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2%。
加快智慧农业建设。完善智慧农业监测系统,依托远程专家智能服务,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。升级改造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,实施土壤水分控制项目,提高气象为农服务水平。
积极推进规模经营。规范土地流转管理,支持土地集中连片经营。探索带地和带机入股模式,促进经营模式多元发展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,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。全面完成土地确权工作,盘活农村资产资源。
加强榆树大米品牌建设。实施“三品一标”创建工程,鼓励经营主体开展绿色食品认证,打造国家绿色水稻基地。强化科学管理和精细加工,增强产品品质保障。加大品牌宣传力度,打造全国粳米之都核心品牌,增强“榆树大米”竞争力。积极发展电子商务,促进产品销售扩面提速。
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基地。落实好扶持优势产业政策,培育“一村一品”项目。发展蔬菜、肉葫芦、食用菌等经济作物45万亩,园艺特产业产值实现78亿元。
发展生态牧业。投资3000万元,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,降低疫病传播风险。全面完成动物无疫区建设任务,抓好畜产品精深加工、优质品牌建设、秸秆饲料化利用等工作,实施特色基地打造、全产业链开发、优良品种推广等工程,打造现代畜牧业示范区,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。
全力保护黑土地资源。筹资6000万元,复垦废弃地3000亩。筹资3000万元,推进农家肥施送、米豆轮作、秸秆还田和土地整理,治理黑土地10万亩。抓好林地清收攻坚工作,完成清收还林任务。启动拉林河、卡岔河综合治理工程,提高沿岸防汛抗洪能力。
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。实施人畜分离、垃圾清运、污水处理等六大工程,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,创建示范庭院和干净人家13500户。编制好村屯规划,打造新农村重点村17个、吉林省美丽乡村3个、长春市最美乡村3个,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。
(二)以强化产业支撑为重点,推进特色工业扩能升级
集群发展优势产业。强化正大项目跟踪服务,推进正大8个肉鸡养殖场、5个种鸡场、1个孵化场开工建设,确保屠宰食品加工厂、饲料厂投产运营,实现5000万只屠宰能力。积极与吉林省酒精集团开展战略合作,加强品牌建设、科技创新和市场开拓,打造吉林省酒类产业示范园区。加强与中节能、中节环等生物质企业联系,促进项目早日落地。加快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,扶持发展中小微企业。推进榆树通航项目建设,新增机场面积30万平方米,飞机跑道延长到1800米。建设航管中心,开展航空培训,力争将榆树机场项目纳入国家支线机场规划。
培育战略新兴产业。围绕鑫华裕、长春福克斯等项目,积极培育先进装备制造产业。加快推进凯禹二期、中粮集团柠檬酸、赖氨酸等项目建设,促进非粮生物质高端化利用,打造非粮生物质产业之都。加快中化帝斯曼、华威药业等项目改造步伐,重点发展医药中间体、成品药,提高医药产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。
做大做强支柱产业。引进京粮集团新型食品、正大方便食品等项目,加快发展食品加工产业。创新发展玉米化工产业,加大对中粮、长春天裕等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,延伸产业链条,促进玉米加工向糖、酸、醇等高端化发展。
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,增长16%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6户,产值实现200亿元,增长8%。引进内资55亿元、外资9500万美元,均增长10%。
(三)以培育新型业态为核心,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
提升现代商贸功能。综合治理恒基广场、365生活馆和华昌文化广场的周边环境,推进老城区市场改造升级。启动建设欧亚购物中心,加快凯购城综合体建设,完善新城区商贸功能。落实民营经济优惠政策,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。培育成长型企业30户,小微型企业60户。
加快发展现代物流。推进八达货港和正德物流建设进程,加快五棵树农贸物流区和新立物流科技产业园区建设。积极发展冷链物流、粮食仓储物流、蔬菜批发物流和农业机械物流等项目,构建储存、加工、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新格局。
大力发展电子商务。启动“千名电商培养计划”,建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,积极与“阿里巴巴”等合作,促进电子商务由消费领域向生产流通服务领域拓展。争取省级“淘宝村”试点,力争把我市列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市。
扶持发展信息产业。建设“互联网+”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,推进“互联网+”重点领域的信息化建设,加快实现信息网络、信息应用、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,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。
积极推进旅游产业。以开发农业观光、农事体验、休闲度假旅游为重点,推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、农业产业、商贸服务业、城市建设融合发展。加快五棵树滨江旅游区、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、花园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,提高接待服务能力。
不断增强融资能力。推进金融产品创新,培育新兴金融业态。进一步搭建融资平台,开展银企保对接,扩大融资规模。规范融资担保管理,防范金融风险。
(四)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,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
改造棚户区和D级危楼共1969户、19.33万平方米,发放租赁补贴3200户,购买公共租赁住房50套,持续改善居民住房条件。
探索PPP融资模式,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。实施引松入榆工程,铺设输水管道25公里。完成57栋旧楼二次供水改造,铺设供水管网24处。扩容新城区集中供热站,改造老城区供热管网2万延长米。铺设天然气管道1.5万延长米,新增用户7000户。完成城市展览馆建设,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。
新建繁荣大街北段等道路5条,改造维修健康路等道路15条。维修科铁公路东段40公里,推进农村水泥路建设和危桥改造,进一步完善城乡路网。
改善人居生态环境。完成新城区水系景观带和漫溪园公园建设任务,把老垃圾场建成北部郊野公园,新建绿地广场4处,绿化美化街路20条。淘汰10吨以下锅炉,升级改造10吨以上锅炉,开展黄标车淘汰专项治理,强化秸秆焚烧整治,打造天蓝地绿、水净城美的宜居环境。
加强老旧散小区物业管理。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,成立国有物业公司,对老旧散小区实行统一管理。整治小区卫生环境,改造旧楼外网排水,加强小区美化绿化。
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。推进“扩权强镇”和“产城融合”试点,规划建设五棵树滨江新城。突出产业特色,加快七大节点镇、三大卫星镇建设,促进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。
(五)以加快幸福榆树建设为宗旨,推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
进一步拓宽就业增收渠道。依托创业孵化基地,推动高校毕业生、失业人员、返乡农民创业就业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,引导零就业家庭、残疾人和失地农民就地就业。积极发展劳务输出,增加劳务经济收入。适度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住房公积金标准,落实工伤保险待遇。
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。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,做到精准识贫、精准帮扶、精准脱贫,完成年度13052人的脱贫任务。筹资3325万元,提高低保金标准,城乡低保人均每月分别增加50元和30元;筹资258万元,提高五保户补贴标准,人均每年增加200元。完成光荣院异地新建工程,改善优抚对象、弱势群体、特殊群体的生活。
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扩建市区一小学和三小学,启动新城区小学和幼儿园建设。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,推进农村薄弱校改造。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,规范学前教育。突出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。
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。创新县级公立医院管理,规范药品采购渠道。加强新农合资金管理,确保新农合资金平稳运行。实施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,推行基层首诊、分级诊疗,保证小病不出村,发挥村卫生室作用。全面落实二孩政策,提高出生人口质量。
加快文体事业发展。以场地、设施、队伍为重点,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活跃城乡文体生活。用充满正能量的文化艺术活动,引领群众精神生活。推进榆树文庙复建和“榆树人”展览馆筹建,挖掘弘扬榆树文化。丰富广播电视栏目,提高节目质量,增强媒体服务能力。
(六)以强化依法治理为途径,推进社会治理不断创新
加大依法治市力度。推进基层法治建设,提高基层矛盾调处能力。抓好“七五”普法,整合法律服务资源,强化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。
大力推进简政放权。严格落实责任清单制度,清理行政审批项目。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质量,打造阳光政务。加强执法责任监管,推进公正公平执法。
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。严格落实市长(局长)接待日制度,强化领导包保,狠抓督查督办,大力化解信访积案。加强市长公开电话工作,提高办件效率和办结质量。
加强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。建立属地、行业、专业、综合“四位一体”安全监管体系,深入开展“打非治违”专项行动,突出抓好特种设备安全和消防安全,提升安全生产防控水平。
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。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,开展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。健全电子追溯体系,设立超市检测站,实行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督。把食品药品监管列入绩效考核,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。
推进平安榆树建设。建立社会治安防控网,推进信息化、社会化、法制化、网格化建设,提高整体防控能力。坚持命案必破、侵财必打、逃犯必追、黄赌毒必治、黑恶势力必除,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,防范暴力恐怖活动,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。
(七)以持续转变作风为保障,推进行政效能全面提升
坚持依法行政,建设法治政府。用法制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,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,法定职责必须为。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,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。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,对重大决策进行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。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行使权力,规范自由裁量权。
坚持维护公平,建设诚信政府。创新政府管理方式,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。大力推进政务公开,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,提高政府的公信力。实施承诺制,强化问责制,提高政府工作的执行力。对行政过错要依法追究,要用优质高效的服务取信于民。
坚持科学谋划,建设创新政府。围绕加快经济发展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,深入开展调查研究,进一步解放思想,提高科学决策水平。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用改革和创新的思维,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,提高应对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。要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,形成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,开创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。
坚持突出民生,建设服务政府。把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,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,建立民生投入稳定增长机制,把更多资金投入公共服务领域。坚持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精心编制幸福榆树建设计划,全力满足民生之需。坚持民意导向,大力实施解民忧、惠民生的民生工程,集中解决群众最直接、最关心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,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市政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,着眼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,继续承诺办好12件民生实事:
一是筹资4.5亿元,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,提高粮食单产水平。
二是筹资2.5亿元,对拉林河、卡岔河险工险段进行除险加固,解决沿岸10万亩农田防洪问题。
三是筹资5500万元,改造松坡、延青、玉皇庙三处灌区,维修大窝堡、转心湖和靠河三座排涝站,确保5.8万亩农田实现旱能浇、涝能排。
四是筹资3.87亿元,实施引松入榆工程,完成平安水厂基础设施建设,解决城市缺水问题。
五是筹资6.77亿元,改造棚户区9个区段、D级危楼两处,共19.33万平方米,进一步改善市民居住环境。
六是筹资6262万元,打通中心街北段、工农大街北段,提高交通畅通能力。
七是筹资4500万元,实施新城区供热站二期工程,撤并小锅炉12座,增强集中供热能力。
八是筹资1584万元,扩建一小学和三小学,新增学位2160个,进一步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。
九是筹资2258万元,新建清真寺、三小西侧等4处绿地广场,扩展居民休闲娱乐空间。
十是筹资7100万元,扩建市医院,新增床位500张;筹资4700万元,新建市妇幼保健院,新增床位120张,改善群众就医条件。
十一是筹资2亿元,建设农村水泥路300公里,改造危桥30座;筹资1亿元,维修科铁公路东段40公里,进一步完善城乡路网。
十二是筹资4214万元,实施覆盖12个乡镇、20个村屯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,确保5.91万农村居民用上安全水。
各位代表,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催人奋进,建设幸福榆树的使命神圣而光荣。如今的榆树,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,机遇与挑战并存,困难和希望同在。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汇全民之智,聚全民之力,励精图治,开拓进取,为推进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,为开创榆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!
附: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名词解释:
1.一个中心:哈长城市群核心区区域中心城市。
2.五大基地: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基地、国家农产品加工基地、中国(榆树)北方酒业基地、中国北方蔬菜生产基地、中国北方现代商贸物流基地。
3.五大发展:创新发展、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开放发展、共享发展。
4.五大园区:中泰食品产业园区、酒类产业示范园区、生物质产业园区、榆树航空产业园区、民营经济创业园区。
5.四城并进:食品城、商贸城、智慧城、生态城统筹推进。
6.七大节点镇:弓棚镇、大坡镇、新立镇、土桥镇、于家镇、大岭镇、八号镇。
7.三大卫星镇:恩育乡、城发乡、秀水镇。
8.六大工程:农村环境清洁工程、基础设施建设工程、农村人畜分离工程、垃圾污水处理工程、公共服务配套工程、生态环境改善工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