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17日在bst365官网_3654687_bt365投注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
市长 王立学
一、2008年工作回顾
即将过去的2008年,是全市经济社会平稳、较快发展的一年。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“一个中心”、“三大基地”发展战略,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、图强晋位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迅速,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。预计到年末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82亿元,同比增长21.8%;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.3亿元,同比增长25.7%,本级财政收入实现3亿元,同比增长16.5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3亿元,同比增长40.9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亿元,同比增长23.1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300元,同比增长13.7%。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660元,同比增长29.6%。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完成。我市再次荣膺“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”,被国家评为“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”、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”,连续五年夺得“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市”殊荣。
(一)项目建设增势强劲。把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,积极引进增量,盘活存量,壮大总量。全年新建、续建项目49个,总投资84.4亿元,其中超2亿元的项目13个,总投资71.7亿元。全市引进内资16.5亿元、外资3200万美元,同比分别增长26.9%、33.3%。上海杰隆榆树产业园、浙江嵊州榆树工业园、长春美能玉米肽项目开工顺利,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了能量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有序进行,项目用地得到保证。五棵树经济开发区、环城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,中小企业创业基地、引松入五、污水处理、电网配套、道路建设等工程顺利实施,项目承载能力明显提高。五棵树开发区被省政府命名为“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”。
(二)规模工业提质增效。工业项目年活动扎实推进,规模工业运行态势良好。中国北方酒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,榆树钱、吉久王等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,丰谷酒业“长瑃液”的上市,填补了地产高端酒的空白,提升了我市酒业的竞争能力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户数达到72户,同比增长48.9%;完成产值34亿元,同比增长46%。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,经营领域逐步拓宽。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54132户,从业人员20.3万人。主营业务收入实现379亿元,同比增长30%;上缴税金2.4亿元,同比增长41%。民营经济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(三)农业和农村工作成果丰硕。深入落实十项增产措施,大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,粮食生产再夺丰收,总产达到56.4亿斤,同比增产13亿斤,创历史最好水平。园艺特产业发展迅猛,新建日光节能温室、大棚3084栋,种植面积扩大到4.5万公顷,总产量达到38.4亿斤,总收入达到32亿元。健康养殖牧业小区快速推进。新建规模化、标准化牧业小区150个,总数达到380个,规模养殖户达到7万户,牧业产值实现50亿元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。试点村屯建设取得成效,乡村环境得到整治,2.4万人饮用苦咸水的问题得到解决。惠农政策深入落实,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进一步强化。我市被国家和省里列入农机示范区,深松深翻整地8.9万公顷,完成总任务的126%,为明年粮食增产奠定坚实基础。全国农机现场会、全省棚膜经济、深松深翻现场会均在我市召开,我市的经验和做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。
(四)城市形象全面提升。按照“组团式规划、板块式发展”的思路,全力打造老城区商业中心和新城区行政中心。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,新建小区7个,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,回迁户按时回迁。榆西大街南段等道路改拓建工程如期完工,城市供水、排水、供热管网不断完善,新增绿地3万平方米。全面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,对市区陈年垃圾、市场外溢、街路卫生、交通秩序、噪音污染进行了集中治理,市区美化、绿化、净化、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“蓝天碧水”工程深入实施,大气环境质量继续提升。积极争取国家支持,市区污水处理项目正式启动。新城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。繁荣大街北段、政府前路、健康路西段道路管网新建工程全面竣工。市行政中心顺利西迁,新城区政治、文化中心功能初步显现。重点公路建设取得突破。新建、改建农村公路361公里,养护农村公路2618公里,榆舒铁路征地拆迁、路基桥涵工程扎实推进。榆江公路榆树段建成通车,实现了三年工期二年完成的目标,对于发挥城市集聚和辐射作用,加快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,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。
(五)民生成果惠及千家万户。107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。创造城镇就业岗位5065个,新增就业4128人,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106人,残疾军人和残疾人就业209人,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为零。劳务输出42万人次,劳务经济收入28亿元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.3亿元,养老金按时、足额发放率、社会化管理率均达到100%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达到14.1万人,基本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。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,贫困人口实现应保尽保。结对救助贫困户2000户,改造农村泥草房7180户。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522万元,交纳特殊党费191万元。筹集资金1.2亿元,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提高津贴补贴标准。
新立一中、五棵树一中校舍改造全面完成,职教中心建设顺利开工,中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。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,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。高考升学人数达5933人,创历史最好水平。文体活动中心主体工程已经完工,乡镇文化站、农家书屋、“百镇千村农民健身工程”稳步实施。《bst365官网_3654687_bt365投注志》、《bst365官网_3654687_bt365投注乡镇志》编纂出版。广播电视覆盖面不断扩大。城区有线电视数字整转任务全面完成,新增农村有线电视6100 户。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全部完成,市乡村三级疾病预防体系不断完善。新农合参合92.4万人,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100%,报销比例提高到40%,惠及人口36万。人口计生服务中心投入使用,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.1‰,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。
“大接访”活动深入开展,信访投入不断加大,集体访、越级访、重复访明显下降,实现了奥运会、残奥会期间非正常进京访为零的目标。食品药品监管持续加强,“问题奶粉”事件有效应对。应急预案体系逐步完善,应急反应能力得到提高。“平安榆树”、“三基工程”、“队伍正规化”建设成果显着,治安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。
(六)行政效能不断提高。深入开展“解放思想大讨论”活动,统筹谋划各业发展,精心组织工作落实。《政府工作规则》逐步完善,重要工作、重大事项集体研究、共同决策。依法行政扎实推进,政务公开深入推行,社会监督、法制监督、民主监督逐步完善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、行政效能监察深入实施,重点工程、重大项目全程审计监督,阳光操作。政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,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税收综合整治战役深入开展,财政支撑保障能力不断提高。机关事务管理日益规范,后勤保障能力逐步增强。人大议案、政协提案得到认真办理,主动听取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民主党派、工商联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见,密切了同工、青、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。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等各项政策深入落实。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,凝聚力得到增强,形成了政通人和、上下一心、合力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人事、编制、科技、统计、气象、档案、金融、石油、烟草、烟叶、邮政、通讯等各项工作也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,整个社会进一步和谐稳定。
过去的一年是我市经济持续较快发展,各项事业全面繁荣进步,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一年。成绩的取得,是市委统揽全局、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全市各乡镇街、各部门、各条战线干部群众同心同德、奋发有为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有效监督、大力支持的结果。在这里,我代表市政府,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广大人民和域外投资者、外来务工人员,向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各界人士,向公安干警、驻榆部队,向所有关心、支持榆树发展的同志们、朋友们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发展中仍面临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。主要是:工业化程度较低,大项目储备不足;融资机制不健全,服务业发展不规范;农业产业化相对滞后,农民增收渠道有待拓宽;税源结构不尽合理,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;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还不适应,改善民生、维护稳定的任务仍很繁重。对此,我们要采取得力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2009年工作安排
2009年,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,是全面完成“十一五”规划的冲刺之年。当前,国际金融危机正逐步蔓延,对我市招商引资、项目建设的影响已开始显现,加快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。在这场危机冲击中,挑战前所未有,压力前所未有,但是机遇也前所未有。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出台了扩大内需、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,未来两年内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,将给民生领域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翻开了农村改革新的一页,农村发展的活力将进一步释放。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,增强忧患意识,做到未雨绸缪,有效应对;又要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,善于化“危”为“机”,力争在危机中夺得先机,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跨越。
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安排部署,2009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: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“一个中心”、“三大基地”(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、全国粮食生产基地、中国北方酒业基地、吉林省农产品加工及集散基地)为发展战略,突出投资拉动、项目带动、内需驱动,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、工业化、城市化进程,大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,全力以赴改善民生,努力构建和谐榆树,合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。
主要预期指标是: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8.4亿元,同比增长20%;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5.08亿元,同比增长18.1%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0亿元,同比增长37%;规模工业产值达到46亿元,同比增长35.3%;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9500元,同比增长14.5%;农民人均收入达到7200元,同比增长8.1%。
为实现上述目标,我们必须坚定信心,善谋实干,牢牢把握“三个不动摇”,努力实现“三个转变”,即:坚持“一个中心”、“三大基地”发展战略不动摇,坚持投资拉动发展动力不动摇,坚持是旗必夺、创优争先不动摇;实现以工业化为主线向工农业并重转变、由强市富民向富民强市富民优先转变、由增加财政收入向增加收入与扩大支出并重转变。
(一)继续加大投资拉动力度,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
坚定不移地走外延式发展道路,广纳域外资本,靠增量做大总量,靠总量提升实力。
集中精力争投资。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导向,谋划实施一批有利于扩大投资、拉动内需、促进经济增长的大项目。重点围绕增产15亿斤粮食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谋划一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;围绕文化、教育、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,完善城市功能,谋划实施一批民生领域项目;围绕现代物流、商贸服务、市场体系建设,谋划一批商业服务型项目。包装启动100个项目,落实包保责任,抓好对接服务,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任务。
夯实基础抓引资。进一步加强“两区”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项目集聚平台,把“两区”塑造成产业高地、服务高地和开放高地。抓好上海杰隆产业园、浙江嵊州工业园、长春美能生物园续建项目建设,促其尽早达产达效。推进中粮二期、京粮一期、德春米业、秸秆发电、华美制药、台湾宝成等项目洽谈和建设进程。坚持专业招商与全民招商并举,工业项目与商业服务型项目并重,注重提高招商引资质量,继续在引进战略投资者上下功夫,力争引进内资18亿元,外资3500万美元。
优化升级促增效。加大扶持力度,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,使更多企业进入规模工业行列。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力争通过3年努力,规模工业产值达到100亿元。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。加快中国北方酒业基地建设。争取引进金六福等战略投资者,开工建设榆树钱工业园。进一步整合品牌和资源,做大酒业骨干企业。深入实施品牌战略,全力支持榆树酒业争创全国驰名商标,增强整体竞争优势。
拓宽财源保增长。推进“综合治税”改革,推行财税库银联网,公开税赋标准,强化税源监控。集中开展税收专项整治战役,对建安领域、土地出让、房屋租赁、餐饮娱乐业偷、逃、抗、骗税行为进行专项整治,切实维护税法尊严,做到应收尽收。加大发改、财政、交通、土地、农业、水利等部门专项资金争取力度,争创国家及省、市工作试点,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。规范土地一级市场,推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,为科学发展提供用地保障。规范广告经营权、出租车使用权等国有资产资源经营管理,增加财政收入。深化部门预算改革,推进公务卡试点改革,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,完善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,确保各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。
(二)加快发展服务业,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
把服务业作为完善市场体系、拉动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。通过发展服务业,丰富城市内涵,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。
创新服务业发展机制。制定并出台《促进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》,在市场准入、产业发展、税费减免、金融支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,鼓励下岗失业人员、高校毕业生、转业退役军人、农民群众自主创业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、科技信息、金融保险等生产型服务业,建立规范的行业监管制度,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。着力培育城区商业中心。加快华昌文化广场、中心街商贸城、振北市场“三大商圈”建设,形成以批发零售为主导,餐饮、休闲、文化娱乐相互配套的多元化、多层次、多类别的服务体系。积极培育榆树大街综合商贸、建设街服装鞋帽、中心街餐饮休闲、工农大街生产资料、健康路食品药品、三盛路广告装潢、榆三公路汽车修配等专业街区,形成各具特色的商业景观。统一规划专业市场。改建扩建振北市场,启动市区农机市场,规划建设粮食综合批发市场、废旧物资回收市场、五金日杂市场、大型停车场、物流配送中心。继续实施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,建设连锁化农家店。积极发展旅游产业。吸引社会投资,建设星级宾馆。加快建设五棵树沿江旅游区、老干江生态旅游区,打造“农家乐”观光旅游品牌。
大力推进全民创业。深入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,营造“想创业、敢创业、会创业、创大业”的浓厚氛围。积极发展村镇银行,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公司,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。加强创业技能培训,建立人力资源市场,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。对成长型民营企业给予大力扶持,对创业有功人员给予重奖,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发展。
(三)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,确保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
紧紧抓住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的政策机遇,推进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,园艺向专业基地集中,牧业向养殖小区集中,农民向小城镇集中。
切实抓好粮食生产。按照高产、优质、高效的发展思路,采取项目定投、科技保障等措施,推进建设粮食生产基地。深入实施增产15亿斤粮食工程,启动沃土培肥、标准粮田和旱作节水等18个增产项目,推广生物防治、测土施肥、农田灭鼠、高产创建、粮豆间作等新技术,抓好农作物保险,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,提高减灾增收能力,力争粮食总产有新的突破。
着力发展园艺特产业。走基地化、品牌化、产业化、外向型发展之路。扩大以蔬菜为主导的园艺特产种植面积,形成高效园艺产业带。壮大经纪人队伍,积极与域外龙头企业合作。加强质量安全检测,建立信息综合服务平台,做大做强五棵树、泗河、弓棚蔬菜市场。争创“榆树蔬菜”品牌,努力打造“中国北方冬季蔬菜生产基地”。
积极推进精品畜牧业。实施小区带动战略,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150个。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,促进牧业品种、质量、效益全面提升。强化无规定疫病区建设,规范投入品管理,确保牧业生产安全。抓好市场信息监测,有效应对市场波动,降低养殖风险,保持牧业增长势头。
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。争取资金2.7亿元,建设百万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,五棵树、刘家高标准机械化示范区,大坡镇水田机械化示范区。争取资金1.6亿元,实施中低产田改造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。争取资金4亿元,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工程。推进引松入榆、引松入卡、松榆灌区改造等重大水利设施项目,力争用三年时间,解决水利设施薄弱问题。加强乡镇、村规划编制,引导乡村建设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,积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推进新农村建设。
稳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。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,促进土地经营权依法、自愿、有偿、有序流转。推进农村金融改革,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。继续抓好农防林更新改造,做好林权制度改革前准备工作。全面完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。抓好农机、农业推广体系配套改革,解决农技队伍薄弱问题。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,推行“阳光村务”,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,切实减轻农民负担。
(四)高起点谋划城市建设,全面提升城市品位
进一步完善吉林省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规划,坚持“以城兴城”、“以城建城”,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和运作机制,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。
加快建设“安居房”。抓好棚户区改造,确保回迁户当期回迁。采取发放补贴、实物配租等形式,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。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,大力实施农村泥草房改造工程。
全力保障“洁净水”。建成市区污水处理厂,确保达标运行。加大市区二次供水改造力度,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,加强松花江流域污水治理,保护和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。
推进实施“满意热”。筹资1820万元,加快老城区供热并网改造,铺设供热管网6550延长米,推进新城区集中供热,完成民用压缩天然气一期工程。规范小区供热管理,提高供热质量。
着力构建“畅通路”。筹资5.98亿元,完成榆舒铁路路基桥涵、榆江公路绿化工程。筹资3500万元,完成三盛路西段、环政路、承恩街道路、排水工程,完成中心街北段、东南街道路改造工程,完成榆三公路至铁北路、铁北路至三盛路稀浆封层工程。加强榆树大街南出口治理,确保安全畅通。筹资1.68亿元,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进程,建设弓棚、太安2个客运站,改造五棵树至解放渡口安全设施,推广五棵树开发区公交试点模式,实现8条乡级线路公交化。
全面创建“卫生城”。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,推进垃圾处理厂建设。抓好大气污染治理,空气质量稳定保持国家二级标准。加强农村环境保护,严控城区污染向农村转移。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,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,规范物业管理,保持市容市貌清新靓丽、整洁有序。突出抓好城市绿化、美化、亮化,增加绿地面积,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基础设施更加完备、生态环境更加优美、空气质量更加洁净、百姓生活更加方便的绿色宜居城市。
(五)全力以赴改善民生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
在保工资、保稳定、保运转的基础上,集中财力,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、向社会事业倾斜,多办群众期盼的大事,办好群众满意的实事。
着力抓好就业再就业。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工程,开发城镇就业岗位5000个,实现下岗人员再就业3000人,充分就业社区达到90%。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,健全职业培训网络,实施创业培训、劳动力转移培训、远程教育培训、职业技能培训,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,抓好劳务输出,增加农民收入。解决好“零就业家庭”和“残疾人家庭”就业难问题。
着力扩大社保覆盖面。抓好非公经济、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征缴,推进失地农民进社保,落实好养老保险“调待”政策,人均增资100元左右。健全城镇居民、新农合等保险运行机制,提高各项保险补助待遇。
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。继续开展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。提高城乡低保、五保供养老人补助标准,完善27所福利中心配套设施。争取资金600万元,为1000名城乡大病贫困患者提供医疗救助,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扶持。
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,优化队伍年龄结构,提高教师整体素质。完成职教中心一期工程,继续改善办学条件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。继续深化新课程改革,推进实施素质教育,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。
着力繁荣城乡文化生活。建成大型文体活动中心,年末投入使用。建设“榆树名人馆”,启动《榆树年鉴》编纂工作。推进文化信息共享、农家书屋、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,进一步繁荣城乡文化。
着力保障公共卫生安全。加强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,健全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服务体系。加强医德建设,提高医疗服务水平。开展“食品药品质量管理年”活动,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。实施优生优育促进工程,启动妇女保健普查普治,稳定低生育水平,提高新生人口素质。
着力保持社会平安稳定。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,保持严打高压态势,遏制恶性刑事案件发生。继续对“黑彩”进行专项治理,建立长效防范机制。加大公路“三乱”治理力度,完善GPS监控系统,打击整治“黑车”,规范校车营运。落实“五五”普法规划,推进“法律六进”活动。完善国防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国防后备力量的整体跃升。加强安全生产监管,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,保持社会平安稳定。
着力增进社会友好和谐。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,解决好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,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。做好民族、宗教、侨务工作,维护民族团结。办好市长公开电话,倾听群众呼声,了解群众意愿,把群众满意不满意、答应不答应作为最高执政标准,在稳定中促进经济发展,在发展中增进社会和谐。
(六)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,打造为民、高效、廉洁政府
建设责任政府,提高政府的决策力。把对人民负责、让人民满意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切实承担起“强市、富民、安民”的责任。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、专家论证与咨询制度、社会公示与参与制度,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,问计于民,让群众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。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,认真负责地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,主动接受新闻监督和群众监督,促进决策的科学化、民主化。
建设高效政府,提高政府的执行力。建立健全工作督查机制,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、环环相扣。全面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,完善绩效考核体系,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位、执行到位。切实加强软环境建设,实行服务承诺制、首问负责制、限时办结制,严肃查处涉软案件,坚决纠正部门不正之风。完成政务中心建设,深化审批制度改革,全面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。有计划引进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,积极为人才成长创造条件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,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。进一步解放思想,转变作风,以新的形象、新的姿态开展各项工作,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、无愧于人民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业绩。
建设廉洁政府,提高政府的公信力。坚持依法行政,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权限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。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,做到严格执法、公正执法、文明执法。强化行政效能监察,坚决制止行政不作为、行政乱作为等行为。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严肃查处腐败案件。对政府采购、土地出让、工程招标、产权交易、大额资金使用等工作,做到公正透明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对群众的每一项承诺,都要言必行、行必果,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。以务实的作风、高效的服务、廉洁的形象,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。
现在,市政府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,重点围绕民生领域,多渠道筹措资金,办好12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好事、实事。一是改造农村泥草房1万户。二是建成20家标准农村卫生所、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三是实施7个区段、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。四是筹资597万元,对市区二次供水进行改造,解决1万户居民饮水难问题。五是筹资600万元,建设职工活动中心。六是筹资800万元,对农村中小学校舍、食堂宿舍及其它附属设施进行改造。七是筹资996万元,建设垃圾中转站4处、公共厕所10座、垃圾收集点30处、设置果皮箱200个,解决市区环境二次污染问题。八是筹资2000万元,给予廉租房补贴2000户,建设1400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,解决35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。九是筹资2854万元,解决15个乡镇、7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。十是筹资5500万元,实施行政中心广场、北部公园、新民大街等绿化工程,新增绿地面积26公顷,解决城市绿化面积不足问题。十一是筹资1.2亿元,建设农村公路350公里。十二是建立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上岗机制,全力解决事业单位待岗人员上岗问题。